首頁 -- 翻譯經驗 -- 翻譯經驗 -- 法律英語模糊詞語的運用與翻譯
法律英語模糊詞語的運用與翻譯
Date:2009-3-24
在英語的詞匯系統中,有些詞語的含義是確切的,如“five miles”(5英里),“ten kilograms”(10公斤),“six o’clock in the morning”(早晨六點)等,對這類含義確切的詞語,我們稱之為確切詞語。而有一些詞語,其含義帶有明顯的模糊性,如“toward”(將近),“proper”(適當的),“many”(許多)“serious”(嚴重的)等等,對這類含義模糊的詞語,我們稱之為模糊詞語。語言具有精確性和模糊性的雙重特性,這是由語言的客觀屬性決定的。
1 法律英語的獨特語言風格特點
法律英語作為一種具有規約性的語言的分支,有其獨特的語言風格特點,而其中最重要、最本質的特點就是用詞準確。法律英語用詞要求高度準確,這與法律工作的特點有直接的關系。立法語言所表述的內容是全體公民的行為規范,是人們的行為準則,同時也是司法人員的執法依據。因此,立法者要通過語言文字的準確運用來表述國家的立法思想和具體的法律內容,以便司法人員和全體公民能清楚地了解作為一個國家的公民,他們擁有哪些權利和義務,從而明白哪些行為是被允許的,哪些行為是被禁止的,哪些行為是要受到鼓勵或制裁的,以及一旦出現違法行為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及其應負什么樣的法律責任。例如:
The death penalty may be imposed only for offences of treason, piracy of setting fire to any of Her Majesty’s warships or dockyards. It may not in any event be passed on a person under 18 years of age, nor on an expectant mother.
死刑僅適用于叛國罪、海盜罪或縱火燒毀女王陛下之任何戰艦及其修造廠等三種犯罪,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均不得判處未滿18歲者或孕婦死刑。
在此法律條文中,用了三個具體的詞語來說明死刑的適用范圍,但是又用“under 18 years of age”和“expectant mother”這兩個具體詞語對兩種情況予以排除。
立法語言如此,司法語言也一樣。眾所周知,司法工作是由每一個執法者直接與人打交道,其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直接關系到當事人的命運,尤其是刑事案件,直接關系到當事人有罪無罪、輕罪重罪,關系到當事人一生的榮辱禍福,生殺予奪。所以,在語言的使用上,選詞用句更要客觀、準確,否則就可能失之毫厘,謬以千里,從而產生難以想象的后果。
可以這樣說,準確性是法律語言的靈魂與生命。法律英語語體強調準確,是不是就完全排斥模糊語言即模糊詞語的運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請看下面例句。
After service, the defendant is entitled to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within which to file his pleading, or answer, to plaintiff’s petition.
傳票送達后,被告有權在一定期限內對原告的申請提出答辨。
“a certin period of time(一定期限內)”是不確切的時間,是模糊表達。
Whoever conceals, destroys or unlawfully opens another person’s letter, thereby infringing upon the citizen’s right to freedom of correspondence, if the circumstances are serious, shall be sentenced to fixed-term imprisonment of not more than one year or criminal detention.
隱匿、毀棄或者非法開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serious(嚴重的)”嚴重到什么程度,沒有說明,也無法說明,這里用的是模糊表達法。由此可見,在法律英語中是可以使用模糊詞語的,只不過這種使用是有條件的、有限制的,那么究竟在什么條件下可以使用模糊詞語呢?一般說來以下幾種情況常使用模糊詞語。
1.1 在立法上為了更準確地表述法律,最大限度地打擊犯罪。
例如:
Whoever commits arson, breaches a dike, causes explosion, spreads poison or uses other dangerous means to sabotage any factory, mine, oilfield, harbour, river, water source, warehouse, house, forest, farm, threashing, grounds, pasture, key pipeline, public building or any other public or private property, thereby endangering public security but causing no serious consequences, shall be sentenced to fixed-term imprisonment of not less than three years but not more than ten years.
放火、決水、爆炸、投毒或者以其他危險方法破壞工廠、礦物、油田、港口、河流、水源、倉庫、住宅、森林、農場、谷場、重要管道、公共建筑物或者其他公私財產,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這里使用的“other”就是一個模糊詞語,在列舉了主要的犯罪手段和破壞項目之后,再加上“other dangerous means”和“other public of private property”這樣的模糊詞語,就使這一規定有了一定的限定性與概括性,使表義更加嚴密,從而更大限度打擊犯罪。如果把模糊詞語省略掉或改用確切詞語,這一方面會使立法失去嚴謹性,另一方面也很有可能使用權現實生活中的大量違法犯罪逃脫法律的制裁。
1.2 增強語言表達的靈活性。
在法律事務中,特別是在外交場合,為了避免把話說得過死、太絕,而拴住自己的手腳,說話人往往運用模糊語言來表達自己的觀點。例如,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中有這么一段:
…and that it intends gradually to intends gradually to reduce its sale of arms to Taiwan, leading, over a period of time, to a final resolution.
……它(美國)準備逐步減少它對臺灣的武器出售,并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后的解決。
The two sides will maintain contact and hold appropriate consultations on bilateral and international issues of common interest.
雙方將就共同關心的雙邊問題和國際問題保持接觸并進行適當的磋商。
對于究竟何時停止向臺出售武器,用gradually reduce (逐步減少),而未說明具體時間。Maintain contact (保持接觸)和hold appropriate consultations(進行適當的磋商)都有是模糊詞語,用來表示一些未定的概念。誰也說不出它們究竟意味著多大程度,但在這里用卻是恰如其分,非常貼切,這比用精確的數字表示得更準確,也更有說服力。
1.3 出于禮貌或為了使言語表達更委婉、含蓄。
例如:
In view of Mr. C. Jr.’s employment by the Embassy, it would be appreciated if an appropriate entry and exit visa could be issued to him.
鑒于大使館已雇用小C先生,如蒙發給他合適的入出境簽證,將不勝感激。
這里用“appropriate”是出于禮貌的考慮,實際上就是要求發給“入出境簽證”。
Unless this account is paid within nest ten days, we will take further measures.
除非在10天內把帳付清,否則我們就要采取進這步的措施。
這句話中的“take further measures”就是模糊詞語,它完全可以用“start legal proceedings”或“bring suit”等詞語來取代墑Σ⒚揮姓庋觶蛭銜飧鍪焙虬鴉八檔萌绱絲隙ǎ刮憊紓筒扇∫恢治竦乃搗ā@嗨頻睦泳儼皇ぞ佟?
.0724538請聲明出處5正5方5翻5譯5網.8263819
.2974802請聲明出處4正4方4翻4譯4網.425961
另外,在偵察階段涉及推定行為人的體貌特征和圈定行為人的活動范圍的內容;在涉及國家機密的內容及隱私案件的表述;在涉及污言穢語、庸俗情節、偵查手段等的內容方面,也可以適當地使用模糊詞語。
總之,模糊詞語在法律英語中的使用雖然受到限制,但其作用還是很重要的。恰當使用模糊詞語可以確保法律語言的準確和嚴謹。
2 模糊詞語的譯法
法律英語用詞最重要的特點是準確。所以,法律英語的翻譯,首先的標準是準確,即通常所謂的“信”,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前面已經說過,法律語體的精確性、嚴密性并不能否認模糊詞語在法律文書中出現的事實。那么,對于法律英語中出現的模糊詞語在翻譯中如何處理呢?我們知道,翻譯的模糊性主要來自于語言的模糊性,而語言的模糊性又集中在表現在語義方面。因此,在法律英語翻譯中必須認真對待語義的模糊性。一般來說,在法律英語中模糊詞的翻譯采取的方法有:
2.1 對等譯法
語義雖然存在模糊性,而且英漢兩種語言中詞語的模糊性也不盡相同,但這并不妨礙這兩種不同語言之間的直譯。事實上,在有些情況下,尤其是在法律文件起草人可能是有意使用模糊詞語時,我們可以采取模糊對等翻譯,即用一種語言的模糊詞語去翻譯另一種語言的模糊詞語。例如:
“We the people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form a more perfect union, establish justice, insure domestic tranquility, provide for the common defense, promote the general welfare, and secure the blessings of liberty to ourselves and our posterity, do ordain and establish this Constitution for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我們合眾國的人民,為了組建一個更為完善的聯邦;樹立公正;保障國內安寧;建立共同的國防;增進一般福利;以及為我們自己和我們的后代確保自由的賜福;特為美利堅合眾國制定并確立本憲法。”
英語中的“perfect”,“common”,“general”三個模糊詞語,譯成“完善的”、“共同的”、“一般的”。
If a sentence of imprisonment is imposed, there are limits on the term of imprisonment — not more than six months or less than three years.
如對之作出徒刑判決,其刑期也有限制 —— 或不超過六個月或少于三年。
英語中的“no more than”和漢語中的“不超過”,“less than”和“少于”可謂模糊對模糊。
It was reported by the police that murderer was thin and gaunt with deep wricles in the back of his neck.
據警方報道,該殺人犯又瘦又憔悴,后頸上有很深的皺紋。
這個句子中有三個英語模糊詞“thin”,“gaunt”和“deep”,可把它們相應譯成三個漢語模糊詞“瘦”、“憔悴”和“深”,這是模糊對等譯法。
2.2 增詞法
所謂“增詞法”,就是指根據原文的精神實質,為使譯文更忠實通順地表達原文的思想內容,而增加適當的模糊詞語,而不是機械地保持原文與譯文之間的詞量上的對等。例如:
A proposal for concluding a contract addressed to one or more specific persons constitutes an offer if it is sufficiently definite and indicates the intention of the offer or to be bound in case of acceptance.
向一個或一個以上特定的人提出的訂立合同的建議,如果十分確定并且表明發價人在得到接受時承受約束的意旨即構成發價。
原文中并沒有“十分”,筆者依據其精神實質,增譯了表達模糊概念的數量詞“十分”。
The procuration of women and girls for purposes of prostitution, and the causing and encouraging of such persons to prostitute themselves, are offences punishable by terms of imprisonment.
介紹婦女為娼以及致使并鼓勵婦女賣淫均為犯罪,應判刑期不等的徒刑。
譯文中增添了具有模糊語義的詞組“不等”。
2.3 變異譯法
有時,一種語言中用一個詞表達模糊概念,可在翻譯時卻用另一種語言的非對等詞來表達相同的模糊概念,這就是模糊變異譯法。在法律英語中,有時出現具有虛指作用的數詞,這時可采用此法翻譯,例如:
The state constitution provides that it is lawful for the citizens to carry guns. In recent years hundreds and hundreds of innocent people have died of this and one need not look for a lesson.
該州憲法規定,公民攜帶槍支是合法的,正因為如此,最近幾年成千上萬的無辜的人慘遭身亡,教訓歷歷在目。
Hundred and hundreds of 的意思是“幾百”,這里譯作“成千上萬”,這里模糊變異譯法。
2.4 省略法
Mr. Justice Douglas rejected the death penalty because it was administered in such a way as to discriminate against unpopular minorities.
大法官道格拉斯先生則是由于執行死刑的方式方法歧視不得人心的少數人所以才反對死刑的。
Such 在英語中是個模糊詞語,意思是“這樣的”,這里沒有翻譯出來。
2.5 具體情況,靈活處理
翻譯就是用一種語言來表達已用另一種語言表達出來和思想,它涉及的兩個方面就是對一種語言的正確理解和用另一種語言來準確的表達。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所在,有時候可以在不影響理解的基礎上,靈活處理。比如,在一種語言中用的是語義精確的表達式,而在翻譯時卻可根據具體情況,譯為模糊詞語,即化精確為模糊。反之,原文中用模糊的表達式,翻譯時卻可化模糊為精確。這種方法在法律英語翻譯中同樣適用。例如:
It is two and two makes four that the corporal punishment administered by the defendant was minimal, and not excessive.
很明顯,被告所施加的體罰屬最低限度而并未過當。
“two and two makes four”是確切詞語,這里譯作模糊詞語“很明顯”。
Conditions of probation may be imposed on the offender if the court considers them necessary for securing his good conduct or for preventing a repetition of the offences and the commission of further offences.
法院認為為了保證罪犯循規蹈矩或防止其再犯或重新犯罪,必要時得對罪犯規定假釋的條件。
“good conduct (好的行為)”算是一個模糊詞語,這里用一個漢語成語“循規蹈矩”來翻譯,可謂靈活處理了。
以上簡要介紹幾種模糊詞在法律英語中的翻譯方法。但筆者要強調的是,法律英語推崇的是準確,和文學或其他文體相比,模糊詞語的運用要少得多。所以,在法律文書翻譯中,遇到模糊詞,要根據上下文,進行反復推敲,選擇適當的詞語進行表達,從而使譯文準確而得體。
.2974802請聲明出處4正4方4翻4譯4網.425961
ZJFANYI INDEX AUTOMATIC GENERATING SYSTEM 0.1 ::
Template form Ctex.org ::
Powered by Cheney, 2009